魏晋时期的诗仙曹植:从备受曹操宠爱到郁郁而终,开山水诗的先声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的亲弟弟。因为他被封为陈王,去世之后的谥号是“思”,因此人们也称他为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有人认为他是三曹里成就最高的一个。到了两晋南北朝之时,曹植在文学界的地位更是无人能比,他写得文章也常常被大家当作范本来诵读和模仿。
?世间文气十占其八:谢灵运对于曹植的评价
曹植的文章比例雄厚稳健,辞藻华美,文采斐然。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关于曹曾经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价。谢灵运也是一个十分有才且自负的人,但是他对曹植推崇备至。谢灵运说,如果天下的文采总共有一石,那么曹子建就要独占八斗,我自己占一斗,其余的一斗才被天下人所平分。
诗仙之才与上品诗人
钟嵘在《诗品》里称曹植为“建安之杰”,赞其诗作“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把曹植列为品位最高的诗人,而曹丕只被钟嵘列入中品的诗人之中。王世帧对于曹植的评价也非常高,他说自从汉魏以来,只有三个人可以称得上“诗仙”,除了李白、苏轼,还有一个就是曹植,这三个人做的诗有“仙才”。
曹植是如何从备受曹操宠爱到失宠的
曹植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聪慧敏捷的天性,他性情坦率,为人处世率性自然,对于服饰车马也不追求华丽,这种习惯很对喜欢俭朴的曹操的胃口,少年时的曹植跟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度过了戎马倥偬的岁月,这为他后来的诗作的特点也打下了基础。不得不说,对衣服车马都不怎么讲究的曹植,对于遣词用句的精致华美却有着极大的执着,这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曹植本是被曹操寄予厚望的人,曾经好几次都差点立曹植为世子。然而,因为曹操的宠爱,也因为曹植自身的才气,曹植的才子病十分严重,魏晋文士的狂傲之气似乎就是从曹植这里开始发端的,他喜欢毫无节制地饮酒,做事也任性而为。在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的时候,曹植甚至乘着酒兴,在曹操外出期间,乘坐王室专用的车马行驶在只有帝王举行庆典和祭祀时才能行走的禁道上。就在不久之后,曹植又喝得大醉,耽误了去樊城救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这两件事情让曹操大怒,也对曹植彻底失望。
就在那一年的十月,曹操立曹丕为世子,曹植的人生也从一路高歌的顺风顺水转入苦闷和浓郁的悲愁之中。三年之后,曹操病逝,曹丕袭位,同年,曹丕废汉称帝。曹植对于曹丕称帝这件事情很是不满,又显露出了他狂傲的一面,他穿上汉服为汉朝悲哀哭泣,让刚刚称帝的曹丕很是不满。但是由于二人是同谷同母的亲兄弟,曹丕并未对曹植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只是把曹植的封地一而再地改变。
?《洛神赋》
公元222年,31岁的曹植被封为甄城王,也就是在这一年,曹植写下了流传后世的《洛神赋》,成为文苑中一朵奇丽而又芬芳的花朵。在这篇文章中,极尽对美丽的洛神的赞美之辞,诗人对于洛神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感情真挚,文辞华丽而又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的精神,对于后世的诗文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洛神赋》描写了诗人对于美丽至极的女神洛神的倾慕之情,缱绻细腻,文采飞扬。后世的人们更乐于说道的,则是洛神的原型,就是曹植的嫂子、曹丕的妃子甄宓。对于这种宫闱秘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但是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牵强附会的成分更大一些。另有一种说法,曹植借写对于洛神的爱情来表达他对于君主的思慕之情,此文实为隐喻君臣大义。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还稍微高一些,在古代,借男女情事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是一种通用的手法。可是,《洛神赋》写得真是太美了,很多人宁愿他就是单纯来描写美好的爱情。
?《七步诗》
为人们所广为流传的《七步诗》,传说也为曹植所作。这首诗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的记载,后来随着罗贯中《三国演义》而被人们所熟知。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七步成诗的传说,表现了曹植的聪慧有急智,曹丕心胸狭窄却又无可奈何。在曹丕和曹植的兄弟相争里,曹丕是胜利者,是强势的一方,曹植是失败者,是弱势的一方。关于弱者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强者的故事,正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至于这首诗是否为曹植所作,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大家都希望是曹植受到曹丕的逼迫而作的。
?曹植诗作中关于山水景物的描写
曹植的诗作中,常有对自然物象的状写。高树悲风、江海急流,阶庭绿草,朝日北林,在曹植诗作中信手拈来,以作比兴或抒情之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曹植诗作中运用得更为自如。
《侍太子坐诗》中“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赠丁仪》中起手“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四句,营造出了萧索的氛围;《艳歌行》之“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平实清淡,亦不失为佳句。
除此而外,曹植的侍游诗和公宴诗中已有写景为主、抒情辅之的情形。《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戏轻舟。南阳栖双鹄,北柳有鸣鸠” 描绘出了戏舟芙蓉池的全景;《公宴诗》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诸句对景物的描状颇为精致,结尾“飘遥放志意,千秋常若斯”,则直接说明娱游之乐旨在于在自然景色之中忘却烦俗之忧从而达到畅神适意。
在曹植兄弟的诗作中,透露了当时士人对自然、对园林的游赏和喜爱。人生短暂的悲哀,世事无常的隐忧,都在娱游中消解、淡忘。此期,作者开始将自己融入自然,并且使得这种寄情山水的士人情怀成了山水诗的先声。
?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需要请联系微信: hu85zz? ?备注:达人软件
关注公众号:zhantianss(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淘宝知识官,不代表展天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me900.com/25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