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即将到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带上孩子去给家族的先人们上坟,这也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
不过,清明节这天,可不仅仅是祭拜先人的节日,同时也是踏青郊游的节日。
所以,在上坟的时候,我们家总会带上一些必要的物品,在祭拜之后,准备到郊区去踏青享受快乐。
另外,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多学习一些人文通识知识,因为孩子要想立足于现代的文明社会,那些看似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的人文通识知识,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比如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我让孩子带上雨伞,孩子就表示:“我早就准备好了。”
因为在之前,我就教过孩子关于节气的知识,孩子知道,每到清明时刻,就很有可能会“雨纷纷”,所以在这天出行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上雨伞,以防万一。
另外,为了避免雨伞出什么问题,孩子还带上了雨衣。
“其实我原本是准备带蓑衣的,但是咱们家没有,所以我就带了雨衣。”孩子说道。
看到孩子想得这么周到,我也是十分地欣慰。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就出发了,而在祭拜祖先后,我们也到郊区准备春游。
结果,这个天气还真是实诚,转眼间就开始小雨蒙蒙了,还好孩子提前就带上了雨伞,所以虽说下雨了,但是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踏青的行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这其实就是人文通识知识对孩子的好处,它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没用”,而是在生活中处处有用。所以,家长们有必要关注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
③通过生活场景即时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文通识知识,我也会及时地引导孩子认知。
比如前段时间到故宫旅游,看到的脊兽,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讲了什么是脊兽,由来是什么等等,从而让孩子对于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有的家长可能会持有反对意见,“知道这些,会影响我吃?还是喝?”这就是有些家长的思维。要按照直接关系来说,人文通识知识无关于孩子的吃喝拉撒。
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文通识知识,甚至是孩子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影响着孩子的视觉高度,影响着孩子的气质,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影响着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
陈志武教授在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表示:人文通识教育对孩子很重要,缺少人文通识教育的孩子,未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容易失去竞争优势。
所以,人文通识知识会让孩子“高瞻远瞩”,而孩子看得越远,未来的发展必定也会越来越好。
写在最后
培养孩子通识知识的方式有很多,抓住每一次机会,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人文通识知识培养,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你会注重孩子的人文通识知识学习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软件售价为:99元/月 298元/半年? 398元/一年
关注公众号:zhantianss(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周大侠kol,不代表展天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me900.com/25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