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长点脑子,昨天刚因为这个事挨揍,今天继续犯错?”“已经说了N次了,不要穿着鞋上床,怎么还是记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会头疼孩子的这种现象,也会发现孩子在小时候似乎都有这样的通病——反复跟孩子唠叨强调一些事情,让TA们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孩子偏偏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哪怕这个错误家长昨天就跟他强调过,或者刚因为犯同类错误挨过揍。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时候,都会无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记吃不记打”。可家长有考虑过这种行为的本质吗?
孩子记吃不记打的背后,是“超限效应”作怪
“超限效应”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用《周易》一书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则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从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月亮太圆了,则月亮就会变得亏损,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满了,那么就会溢出来,而这句话想要告诫世人的其实是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度原则。
这种“超限效应”在每个家庭里其实并不罕见,几乎每个家庭孩子总会受到“超限效应”的影响。
举个例子:
每个孩子在尝试一项新的事物之前,总会屡次犯错,比如说学自行车,孩子在最初学自行车的时候,总是对自行车龙头的把握不好,对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不好,对保持身体平衡的掌握能力也不好,而许多家长在教孩子学自行车的时候,往往会说,你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只管保持身体直立,看着前面踏着脚板就可以就行了。
可是尽管这样,无论父母家长说多少次,许多孩子都还是不能掌握好骑好自行车的要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克服自己心里的恐惧,往往最难办到。
那些告诉父母家长自己害怕摔倒的孩子,通常会换来父母这样一句话,你不要怕嘛,我会在后面扶着你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父母重复这样的话几次后,自己的耐心被消磨殆尽,孩子这时也会变得很暴躁,而不想再去学自行车,很多时候最后的结果都是他想和孩子不欢而散,气鼓鼓的回到家,可能在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时,家长还会向别人唠叨,说孩子胆子太小了,一直在后面扶着孩子,TA也还是不敢骑上几步。
回想一下孩子学自行车的整个经过,家长其实可以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对于孩子说了太多打击的话,挫伤了他继续学下去的积极性。不然理解,这其实就是“超限效应”在发挥它负面的作用。
如果家长的批评和训斥引发了“超限效应”,对孩子来讲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一个孩子常生活在对“超限效应”影响的家庭里,这个孩子往往会养成脾气暴躁,做事不耐心,以及非常反感父母为人做事的性格。
因为在“超限效应”作用的影响下,孩子因为父母重复强调太多次同一件事,就会对父母的话越来越反感,而这就会导致父母的话在孩子身上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家长和父母应该学会规避“超限效应”作用发生在孩子身上并产生很不好影响的重要原因。就像病人身上的病毒或者是细菌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一样,孩子也会对家长重复的话变得嗤之以鼻。
这一定会影响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而时间久了,随着孩子越来越成熟,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时,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恶化,甚至会造成“不是仇人,胜似仇人”的尴尬局面,而当孩子越来越成熟,想要改变这种尴尬的亲子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如此看来,规避好“超限效应”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路途上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如果父母和家长真正做到了规避好“超限效应”的负面影响,那么就为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性发展的亲子关系扫清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学会规避好“超限效应”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很有必要
掌握好“黄金时间法”
睡眠有睡眠的黄金时间,学习有学习的黄金时间,同样,教育孩子也有黄金时间,但这里的黄金时间不仅仅指一个时间节点,还包括对孩子的教育时长。
通常情况下,选择孩子在最放松,心情最愉快时潜移默化的灌输一些思想观念或知识性问题,因为孩子在这时对家长教育接收度和积极性会最高,但是不要选择在饭桌上教育孩子,可以选择在去郊游途中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学时。
另外对教育时间长度的把握也很重要,长时间的唠唠叨叨是许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这也恰好踏入了“超限效应”的雷区,所以,家长这时不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始有终。
适度原则要记好,教育孩子少不了
哲学观上的适度原则适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样,在教育孩子方面,它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条黄金法则。
这里的适度原则同样可以用量变和质变来解释,孩子能够将父母让自己改正错误的话听进去,这,就是量变,而到了孩子真的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时,这则就是质变。所以作为父母和家长,此时要做到的就是循循善诱,一步一脚印式地教育孩子。
切记不要心急,世界上并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一天就能长大的小鸡,同样也没有立马就能完全接收全新事物的孩子。
帮助孩子界定对犯错误的认知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后,就仅仅是告诉他这件事情你做错了,甚至有些家长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孩子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
而掌握好正确教育法、有着良好教育观念的父母,则会更加注重让孩子弄明白自己这次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而自己犯下这样的错误会给别人或者自己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那如果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或者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是犯同一个错误时,要怎样尽快反应过来,这样做是不对的。而这才是教育孩子对自己犯错误有一个完整认知的正确观念。当孩子正在犯错或者已经犯下错误时,要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情绪和语气。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当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时出现“超限效应”,无非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犯错误难以接受而长时间的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打压,所以如果提前给孩子做好知识教育,自然就会规避好超限作用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而想要做到防微杜渐,扮演好一个事前诸葛亮的角色,亲子之间的良性沟通就特别重要。而沟通与规避“超限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是相辅相成的,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同样要把握好“黄金时间法”和适度原则,真正做到有效沟通。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沟通在孩子犯错误之前的作用,做到良性沟通同样是构家好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呵护,即使是生性顽劣的孩子也不能够被完全的否定。
正确的教育观、合理的教育法,一定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是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还是绊脚石,都取决于作为家长的你们是否能够去纠正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摒弃掉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
加入粉丝圈了解更多内容,更多育儿知识一起分享,限时免费中欢迎加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头条客户端查看)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