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草”作为大促的杀手锏之一,京东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早在去年双11,京东APP把“发现”频道正式升级为“逛”,现在“逛”已经成为京东的重要种草阵地。
如果说京东在内容种草的板块上不是小红书的对手,那么淘宝和抖音贴身逼近的压迫感已经让小红书紧张了起来。
淘宝作为电商平台的老大哥,动作比京东还要快一点。
2020年,淘宝就上线了“逛逛”,主要以图文和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种草内容,同时面向用户、博主和商家三种群体。
淘宝做内容种草最大的优势是缩短了消费者的决策链路,通过用户的真实分享产生购物冲动,马上就可以完成下单操作。在交易闭环的完善程度上,淘宝已经胜过了小红书。
步步紧逼之下,直取小红书腹地。但是这个阶段小红书并不慌张,因为淘宝的内容生态仅局限于淘宝内部,没有形成具有大众认知的内容种草阵地。
真正给小红书带来危机感的,是阿里巴巴开始向外推出独立种草APP。
今年1月,淘宝将2020年推出的躺平APP更名为友啥,定位为兴趣社区互动平台。虽然现在友啥APP不了了之,但是阿里背后的种草野心被暴露无遗。
无独有偶,2020年,字节跳动打造了海外版小红书lemon8,目前lemon8在日本的下载次数已经超百万,或许是小红书在国外市场最大的对手。
除了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拼多多、知乎、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在热火朝天地打造自己的内容种草社区。
各大厂纷纷加码种草的背后,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到了拐点。增量市场已经达到天花板,如何在存量中抢夺用户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度成为当下的新考题。
对于小红书来说,短时间内没必要为模仿者感到苦恼。追捧者众多,只能把小红书的价值抬得更高。
在没有触及真正的护城河之前,小红书的对手只有自己。
很明显,市场上还没有跑出第二个小红书。在先发优势下,小红书还有时间来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数据充分证明了“种草”在新时代下对购物决策的影响,并且把小红书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内容种草区分开来。
相对来说,小红书的种草转化需要的周期更长,但是长尾效应更好。
这样的背景下,小红书频频整治社区内容,就不足为奇了。而互联网巨头想要打破小红书构筑多年的护城河,也没有那么容易。
小红书商业化出现新生机
快速发展中,商业化成了小红书的一块心病。
当裁判的同时不能自己下场去做运动员。一旦开启商业化,平台分享内容的真实性就被打上了问号。其电商业务长期没有起色就证明了这一点。
小红书需要盈利,就必须进行商业化,但是下场成为运动员用户又不买单。那么,处在上市前夕关键节点的小红书如何实现盈利增长呢?
最近京东国际入驻小红书似乎给出了一个新思路。既然不能做运动员,就老老实实做回裁判。
目前,京东国际在小红书开设了官方账号和官方店铺。店铺开业后,将会有20个海外品牌首批上线。
只需要在小红书搜索“京东国际”,就可以直接跳转购买,货品将从京东的保税仓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这场合作,对小红书来说,京东国际可以帮助小红书弥补商业化的不足;对京东国际来说,小红书可以为其找到精准的消费者。
电商巨头们与小红书被迫对阵,与其两败俱伤,何不谋求双赢呢?
一旦京东国际与小红书能够达成良好的合作效果,也许市场需要重新审视小红书的商业价值。
与电商巨头合作,或许可以成为小红书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虽然不是小红书商业化的最优解,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更好的解决方式。
通过借力互补获得喘息,哪怕小红书依然想做自己的电商业务,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徐徐图之。
作者:月涯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