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眼惺忪总是不好受的,我们如何醒来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一天的面貌,还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心理表现。在某些情况下,醒来之后的昏昏沉沉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后变得危险,因为它会降低关键时刻的表现(比如在健康环境、应急响应或驾驶时)
这种警觉性降低的认知状态被称为“睡眠惰性”。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在进行包括开车在内高风险的工作时,它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科学家还研究了闹铃的音质和旋律对睡眠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人们起床后对闹钟音调的看法也同时反映了他们起床后昏昏沉沉的程度。
与使用标准“哔哔”警报的人相比,很容易哼唱的曲调会使人经历更少的昏沉。
其他研究也发现,流行音乐(可以被理解为优美动听的曲子)可以抵消小憩之后的睡眠惰性,甚至如果这是听者个人的喜好的音乐就更好了。
如何选取最有效的闹钟铃声呢?
1.它有一个旋律你能够容易地用唱或哼出来
2.它有主要的频率在500赫兹左右,或者音调在C5
3.它既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每分钟100-120拍是理想的)
4.另外,记住,对于年轻人(或特别深睡者),闹钟的声音一定要更大一点。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