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运输方式客流恢复最缓慢?
各运输方式有哪些特点?
最繁忙的火车站又是哪个?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跟踪春运研究,对2023年春运人口迁徙、运输方式、自驾及城市交通等客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人口迁徙、各运输方式、自驾及城市交通三个篇章的春运客流研究报告。
01
铁路客流特点
铁路客流恢复最好
2023年春运各种运输方式恢复情况。
与公路、水运、民航等营业性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客流恢复最好,铁路客流恢复到2019年的85%。
节前增长
节后集中
2019—2023年春运铁路客流走势图。
与疫情前的节前客流相对稳定相比,今年春运铁路节前客流呈稳定增长态势,1月29日(腊月二十九)为铁路客流节前高峰,这主要是因为春运开始前,还有一些地区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散,铁路客流逐渐恢复。节后铁路客流高峰更为集中,春节假期结束后旅客集中出行,初六、初七客流高峰远大于正月十五高峰。
铁路到达客流
呈差异化增长
去年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2023年春运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天津、云南、北京、河南等省(市)铁路客流增幅超过100%,陕西、黑龙江、河北、广西、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增幅也超过70%。全国铁路到达客流量排名前20的城市是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重庆、杭州、西安、长沙、郑州、南京、昆明、南昌、合肥、苏州、哈尔滨、南宁。
广州南站
成最繁忙火车站
2023年春运期间,铁路到达客流量排名前20的车站是广州南站、上海虹桥站、成都东站、深圳北站、杭州东站、北京西站、长沙南站、西安北站、重庆北站、南京南站、郑州东站、北京南站、武汉站、上海站、汉口站、合肥南站、昆明站、广州站、南昌西站、贵阳北站、昆明南站。
02
公路客流特点
公路客运
恢复最为缓慢
受高铁、民航、私人小客运车以及疫情的影响,公众选择道路客运出行的意愿持续下降,道路客运量恢复极其缓慢,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客运发送旅客11.69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912万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55.8%,恢复到2019年的47.5%,道路客运是综合运输中恢复最慢的运输方式。
节前客流大于节后
2019—2023年春运公路客运量走势图。
与铁路、民航和高速公路车流量相比,道路客运节前日均客流大于节后,节前节后日均客运量比为1.075:1,而铁路和民航分别为0.762:1和0.804:1。
汽车客运站发送旅客持续下降
上座率有所提升
根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百城百站”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百城百站”共发送旅客同比2022年下降2.67%,同比2019年下降71.88%。在客运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道路客运企业不断调整运输组织方式,采取调整发班时间、小型客车等方式,适应旅客需求变化,汽车客运站上座率有所上升,汽车客运站上座率为34.74%,比2022年同比上升了4.28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10个百分点。
03
民航客流特点
民航客流恢复持续转好
2019年—2023年春运民航客流走势图。
2023年春运,民航发送旅客5521万人次,同比增长38.7%,恢复到2019年的75.8%。恢复程度不如铁路,但是民航客流恢复程度稳步提升,节前仅恢复到疫情前的60%多,而节后恢复到疫情前的80%以上。
航班逐步恢复正常
国际及港澳台航班翻倍
2023年春运期间国际及港澳台航班情况。
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共执行航班47.6万个【数据来源:飞常准】,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航班执行率达到79.8%,比2022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航班的延误率仅为6.5%。国际及港澳台执行航班1.27万个,比2022年增长140%,航班执行率85.8%,比2022年提高了18.8个百分点。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