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骗不了回避的,如果你只是装作不会离开,又掩饰自己高需求,对方肯定能感受到,最好的办法,恰恰是个笨办法,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到。
既不会离开他,也不会用高需求逼迫他。
大部分人担心的是,自己对回避的积极主动,会让他产生压力然后逃避你,你不知道的是如何控制这个度。
这个度最好的衡量标准就是对方的需求度,按需付出,所以分辨出回避需要什么就变得很重要。
我作为曾经的回避,想说说回避的行为模式。
回避表面上推开你:
我才不需要无用的爱情!——其实内心很渴望被爱。
你能不能别烦我!——其实很需要陪伴。
回避身上有一些述情障碍,他说这些口是心非的话,并不是在说气话,而是自己也无法感受和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他的保护壳太厚了,就像在心外面长了一层老茧,连自己都没法心口一致的说出自己的需求。
说到底,回避需要的是一种理解型和守护型的爱。
“你理解我在说什么,就算不理解,你也会守护我”
但是伴侣们常常给予的是披着索取外衣的爱。
“你为什么要逃避,我那么爱你,你为什么不能照顾下我的感受”
我认为就是恋爱中后期那种状态,或是婚后老夫老妻的状态。
不需要太多的激情,而是要持续陪伴。
即使无话可说,也不会觉得尴尬;
即使没有联络,也不会觉得疏远;
即使不天天见面,也不影响感情。
那些老夫老妻,无一不是如此,你窝在沙发上打游戏的时候,他静静的在茶几上工作。
到了吃饭的时间,问问对方想吃什么,也许他会说“不吃了”,你会稍微抱怨下他的生活习惯,仍然给他留点饭菜。
这种细水长流的爱,就是回避需要的理解型和守护型的爱。
经常会有人问我说,不知道该怎么跟回避交流,其实你们不用纠结于如何跟回避交流,因为回避本身就不是一个爱交流的物种。
他对别人的善意和恶意有非常敏感的触角,不是你说几句什么表忠心的话他就会相信的,也不是你做什么自我感动的事情他就会真的感动的。
很多时候只要你默默守护在对方身边,什么也不做,就能创造安全感。
恋爱中后期那种相濡以沫的状态,最适合拿来跟回避相处。
他开心,你看着他笑;
他难过,你陪着他哭;
他惆怅叹息,你不会觉得烦;
他暴躁发脾气,你没有被气跑;
他拒绝跟你亲密,你尊重他的感受,随他喜欢……
理解和守护,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他什么也不做你也会理解他、肯定他、接受他。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你有一颗破釜沉舟的心,这样去想:
我喜欢他是我的事情,他是否回应是他的事情,我做出自己的努力,剩下的不强求。
回避对这种爱的需求,是基于童年缺失的一种补偿。
有些人,就是在用他的一生,来弥补童年的缺失。
回避的伴侣往往都有焦虑的特质,焦虑挽回回避,总是无法恰如其分的控制需求。
因为童年有缺的回避型和焦虑型,都很缺爱。
回避型的需求是慢慢递减的,最开始他想要很多的偏爱,越往后他对你的要求就越少,细水长流。
而焦虑型相反,需求是慢慢升高的,好像永远也无法填满。
他们索取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回避通过推开对方来索取,欲拒还迎的保护自己,而焦虑是赤裸裸的索要,一遍遍让自己受伤。
回避不断逃开,焦虑疯狂反扑,他们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爱。
所以一个焦虑的人,去追逐一个回避的人,总是屡战屡败。
想要坚持这段感情的焦虑们,告诉你们,克服焦虑,刻不容缓。
如果你坚持想要改变回避对你的态度,那不如早点离开他。
谁焦虑,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克服焦虑的点在于:
1、他喜欢上别人怎么办?
回避可太难喜欢上一个人了,得经历多少的磨合和挣扎,回避才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喜欢上一个新的人呢?
我见过的回避,单身十年以上的都有(非母胎单身),焦虑型总担心回避劈腿或变心,我看你不如反思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么没安全感,从自身的原因反思。
想让一个回避快速爱上一个人比登天还难,根本无需为这种事情焦虑。
如果他真的在分手后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那么想都不用想,他不是认真的。
回避这个人格,谈感情,是有一些自私性在身上的,他可不管“反弹式恋爱”当中那个新对象会受到多大的伤害,他只关系自己是不是有没有人爱。
这个新人对他好他不会感激,对他不好他会快速分手,绝不拖泥带水。
他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喜欢上一个人,因为融化回避的冰山内心,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
2、回避型依恋真的不会爱一个人吗?
当然不是,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回避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爱你,我上面说过,他的心脏外层有一层茧。
就算遇到真爱,回避也不是一样波澜不惊,疏离淡漠。
如果你逼他给你回应,他要么含糊其辞,要么干脆走开。
没错,回避就是这样,爱上一个人,也爱的这么让人没安全感。极大的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下意识的放大对方的缺点,让自己不要那么沉沦。
你做了让他开心的事情,他不会太兴奋,你做了让他难过的事情,他会加大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说
“果然,跟我想的一样,跟他在一起总是有麻烦,他就是不够爱我,那我也不想爱他了”
他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防止对你产生更强的依赖。
尤其是受过伤的回避,不敢爱的回避。
回避冷漠疏离的表现,常常会让焦虑的伴侣更心急,需求感更好,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我只能劝你们,相信对方对你是有感情的就够了。
3、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给回避造成过大压力
仔细观察观察对方的行为。
回避都是有点犯贱的,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你可以默默观察一下,回避失恋的反应。
失去的时候,回避也会心痛、流泪、借酒消愁,这是他内心需求为数不多的外露的时刻,他渴望被抚慰。
他的语言虽然在排斥你,但行为却给你留下了窗口,比如留着联系方式,没事问一句“你在干嘛”,甚至会送礼物,接送你等等。
你能体会到对方一边在推开你,一边在渴望你。
这时候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要信,不要郁闷也别消失,就用那种默不作声的陪伴式的关爱对对方就好。
面对对方的忽冷忽热,你要灵活,不要被对方的需求感起伏给牵着鼻子走。
他可能会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但他的身体行为不会骗人,他如果实在讨厌你的追逐,早就把你拉黑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压力过大的时候他会退,压力不大的时候才会进,一般人是进,回避可能只是停住不动。
他退的时候你进,他不动的时候你进,他进的时候你在原地呆着就好。
跟缺爱的人相处,确实非常困难。
太理智,委屈了自己的感受,太感性了,一点不收敛自己的需求,又显得过于自私。
中国式教育模式已经僵化了好几十年,很少有完全不缺爱的人,我们遇到的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阴影,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如何跟这样的人相处,如何跟这样的自己相处,成了一个普遍的困惑。
我自己也一样,在社交关系里,和婚恋关系里,都在不断的探索自我跟他人之间的界限。
我该什么时候硬气起来?
我该什么时候柔软一点?
我怎样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我怎么让伴侣变得更加爱我?
我该不该和一个不那么爱我的人在一起?
我为什么总是没有安全感?
每天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焦虑困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会前后反思我这样做的合不合适,对方会不会不喜欢这样的我,归根结底,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和回避一样缺爱的人。
一个残缺的自己,始终缺乏拯救别人的自信。
可是呢,当有一天,你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不安,接受自己的残缺,你是可以拥有拯救别人的力量的。
跟缺爱的人相处,不如说是发现一个缺爱的自己,跟自己相处,挽回的过程,一点点发现自己的脆弱之处,一次次把碎掉的自己打碎重组,逐渐长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自己。
任何成长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遇到困难,崩溃,自我否定和怀疑,站起来解决困难,前进,继续遇到困难……这个过程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很多很多的细心、很多很多的同理心。
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人际相处的困难,比工作和学习还难,更何况是亲密关系里的相处。
挽回中,一定要多一些对彼此的包容,自己也好,对方也罢,但求自己尽力了,不要后悔就好。
心理测试:测试前任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
1. 在一起时你们是否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经常觉得很累 —2
很少为了小事争吵 —2
偶尔会,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认为你是一个喜欢自我反思并愿意改正错误的人吗?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会把自己的烦恼主动告诉你?
经常说—5
不怎么说 —4
4.你会把你们恋爱的过程跟你的父母说吗?
事无巨细,经常跟我爸妈吐槽 —6
偶尔他们问起来就说一下 —5
几乎不说,没啥好说的 —5
5.面对你想要的东西,你愿意花费多少精力去获取?
一切随缘,是我的终归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说不定能成功—6
拼尽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们分手是因为出现了第三者吗?
是—A
否 —7
7.分手后对方是否主动联系过你?
是— D
否 —C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