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与同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雪莱相互赏识,构成了英国诗歌历史上的双剑合璧,同时也被鲁迅先生高度评价,足以说明其诗作及人格的光辉是不可磨灭的,为人们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长篇叙事抒情诗之一,而“拜伦式英雄”也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物形象。
散文大家威廉·黑兹利特曾这样评述拜伦:“在散漫、鲁莽和古怪方面,拜伦勋爵超越了他同时代的所有人。”
拜伦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在命运上不完美,甚至很多都很痛苦,遭受着各种尘世之磨难。通过诗歌艺术,拜伦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坚持己见、不畏人言、执着求索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虽然孤独,但掩盖不了他的坚强;虽然会碰到很多挫折,可能难以取得想要的成果,但是至少为了梦想努力,为了目标勇敢地付出,比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高尚得多。
2,《当初我们俩分离》
当初我们俩分别,
只有沉默和眼泪,
心儿几乎要碎裂,
得分隔多少年岁!
你的脸发白发冷,
你的吻更是冰凉;
确实呵,那个时辰
预告了今日的悲伤!
清晨滴落的露珠
浸入我眉头,好冷——
对我今天的感触
仿佛是预先示警。
你把盟誓都背弃,
名声也轻浮浪荡;
听别人把你说起,
连我也羞愧难当。
他们当着我说你,
像丧钟响彻耳旁;
我周身止不住战栗——
对你怎这样情长?
他们不知我熟悉你——
只怕是熟悉过度;
我会久久惋惜你,
深切得难以陈诉。
想当初幽期密约,
到如今默默哀怨:
你的心儿会忘却,
你的灵魂会欺骗。
要是多少年以后,
我偶然与你相会,
用什么将你迎候?
只有沉默和眼泪。
拜伦在诗歌中非常注重自我表现,但这样的自我表现往往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是对个人的标榜,而是真正蕴含了浪漫英雄主义色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有着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孤独、忧郁、满腔热血,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这与诗仙李太白的形象是比较类似。
3,《我们将不再徘徊》
我们将不再徘徊
在那迟迟的深夜,
尽管心儿照样爱,
月光也照样皎洁。
利剑把剑鞘磨穿,
灵魂也磨损胸臆,
心儿太累,要稍喘,
爱情也需要歇息。
黑夜原是为了爱,
白昼转眼就回还,
但我们不再徘徊
沐着那月光一片。
在诗人看来,生命是空洞而毫无意义的,唯有爱情才能唤回我们“世界的良知”。换句话说,拜伦在诗中暗示自己的思想、人格魅力和精神会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流传下去,而那些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人只能湮灭在时间长河中。无论是叙事诗,还是爱情诗,都体现着作者对自我坚持的肯定和自信,应当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