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9年开播以来,央视春晚经历了43个年头。
在这么多场春节联欢晚会中,涌现出诸多经典的小品,其中有不少至今仍被网友们一再提起,也是我们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下面茄哥就来列举出10部经典小品:
1、《吃面条》
1982年,朱时茂因主演谢晋导演的《牧马人》成为内地当红小生,而陈佩斯也因参演《瞧这一家子(1979)》、《琵琶魂(1982)》、《夕照街(1983)》等片在电影圈崭露头角。
两人于1984年携手登上春晚,贡献出春晚历史上第一部小品《吃面条》。
导演黄一鹤对这部小品评价极高,曾不遗余力促成其走上春晚。
但节目审核认为故事中让叛徒反串正面角色有点三观不正,希望能改一改;陈佩斯则坚持春晚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开心的,不应该背上过多负担,他的坚持最终令小品得以原汁原味展现在观众面前。
4、《相亲》
赵本山曾经是春晚小品一哥,他的辉煌人生是从1990年春晚开始的。早在1988年,赵本山就携带小品《老有少心》参加春晚的评审,但由于故事中土话太多被刷下来,就没给上,这样一拖就是一年。
到了1989年底,在导演黄一鹤的帮助下,经过修改,《老有少心》得以通过,并最终把小品名改成《相亲》。
结果可谓出道即巅峰,一炮而红。
赵本山那时候只有33岁,但在小品中装扮成一个58岁的老头,也是惟妙惟肖。
有人说赵本山的成名招牌就是“三丑”,就是扮相丑、语言丑和动作丑,与陈佩斯的风格不同,却也是独树一帜,亦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从这一年开始,赵本山一共登陆春晚21次,在小品演员中最多,俨然成为“春晚一哥”。
5、《草台班子》
1992年登上春晚的《草台班子》是由广东电视台选送,王庆等编剧集体创作,马大龙执导。
故事讲述一个资金困难的剧组得到了赞助商侯先生(郭昶 饰)3万元赞助,但因侯先生想要在电影中植入广告而引发了一连串的笑料。
郭昶和潘长江合称南北笑星,他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肯定。
6、《打扑克》
到了1994年,黄宏的风格已经日趋成熟。这一年,黄宏带来了小品《打扑克》,这是根据一部小小说改编的小品,黄宏和焦乃积联手编剧。
这部针砭时弊的小品直到现在仍经常被网友们提起,这足以证明好的作品不仅有感染力,更有生命力。
令人惋惜的是,侯耀文在2007年6月23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仅59岁。
在这部带着科幻气质的小品中,蔡明用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生动形象。
作品中如“在没有输入正确的程序之前所有的机器人均为柔道七段”、“你长得像蔡明,干脆叫你菜花吧”、“我送你个礼物”等台词都是流传至今的金句。
10.《卖拐》
2001年央视春晚的《卖拐》是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的杰作。
范伟出道时一直跟着赵本山到处去表演,和高秀敏也有很多年的合作,后来他离开赵本山进入影视圈,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内地知名的影星。
而赵本山也曾主演过《落叶归根》这样的力作,这些年他虽年事已高,仍然专注于他的电视剧《刘老根》系列。
高秀敏是东北二人转演员出身,首次出现在央视春晚是在1994年,为观众带来小品《密码》。2005年8月18日,高秀敏在凌晨4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我们现在回顾这些作品,仍然会被其中的生动情节所感染,为演员们的表演鼓掌。当时的这些小品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带着创作者的想法和情绪,具备反映生活、针砭时弊的能力。
这其中的很多优秀演员都已经去世了,我们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因为他们留下的作品而更加怀念他们。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