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什么?
人们要问什么是知识,你可能很容易回答,“语言、文字、技巧、各种学科、科学、技能等等”;反过来问“知识是什么?”,再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稍加思索、仔细分析甚至深入思考了。实际上更像一个数学上“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前者所说是知识的属性、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包含它可以代表它,它却不能代表“完整的”知识,就像柳是树,树却不止柳,因而,回答知识是什么要从根本上。
所以,个人观点:知识的概念是一个概括性的、集合性的、规律性的名词,具体定义的话——我愿称之——价值性认识/知集。
价值性认识/知集——概念,很开放、宽泛,不限生命种类和个体、不限制物质和精神领域、不限制已知和未知等等,相比于“物质和精神的探索认知结果的总和”。价值性当是区别其他认识、想法的关键,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概念,固有的基础上存在成长和变化。由具体的认识到理解消化和归纳凝结而来,有形的、无形的、可述的、不可述的、印证的、未验证的等等。甚至这样/那样的认识观、方法论等等价值性(可行性、可能性)的认知皆可称为“知识”。也是主观意识上的归结(可以是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也可思想凝结等等),同样代表了价值性的认知和能力/潜能。
知识究竟改变命运了么?(为什么说“知识改变命运”)
换言之:知识能改变命运吗?
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古往今来,知识及其体系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壮大、磅礴和完善。人类个体生命掌握知识,输出生产力,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文明),生存和生活更好,平均生命更加悠长,算不算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大一点说:国家和文明之间,知识体系和丰富度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价值)的生产力,国力有强弱,有的国家和文明消逝在历史长河,算不算改变了社会/世界格局、改变了国家/社会/文明的命运?
小一点说:小的团体、组织、公司、企业、家族等,掌握了相当的知识/知识体系的权重,既使得内部的个体过活的更好,又使得总体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算不算改变了整体(共同体)的命运?
再小一点:社会的基础单元——家庭中掌握知识的个体数越多,相比之下比其他家庭更有竞争力、生产力,是不是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推之于人/个人/个体,刨除家庭、家族等其他社会关系(绝对公平的条件下),拥有更丰富知识/知识体系的个体是不是更有竞争力?即便是在相对公平(各种遴选制度、规则下)的条件下,饱有的知识/知识体系更具价值性,是不是更有竞争力?是不是更能改变生活、生存和人生,是不是改变了命运?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